38家央企“重装”亮相“中国品牌日” 实力讲述中国品牌故事
作者:金平洋 发布时间:2023-05-12 分类:品牌故事 浏览:24 评论:0
本报记者 杜雨萌
5月10日,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早上8点左右,展览馆外就聚集了大量等候入场的人群。一位正在排队的男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听说今年的品牌日展会,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型号——‘国和一号’出展,我就是奔着它来的。”
自2017年国务院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以来,中国品牌日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7届。与以往稍显不同的是,今年的活动时长不仅延长至5天(5月10日至5月14日),展会规模亦扩至约6万平方米。
38家央企
携“中国智造”亮相
5月10日、11日,《证券日报》记者前往上海世博展览馆探馆,馆内左手边即为央企展区。在该展区内,共有38家央企携“大国重器”独立参展。其中,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型号——“国和一号”位于该展区入口处的第二个展位。
记者走进“国和一号”所属的国家电投展厅观察到,展厅正中间摆放着按照1:60比例缩小后的核电机组。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国和一号”是我国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是在引进消化吸收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的基础上,依托工程项目平台实践和国家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型号,是自主设计的中国核电技术品牌,也代表着当今世界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
从技术到型号,从型号到品牌,提升的不只是性能、技术和质量,更是精神、格局和责任。
作为“国和一号”型号的总体技术单位,国家电投上海核工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勇当现代产业链“链长”的背景下,国家电投依托上海核工院发起创建了“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该联盟涵盖了技术研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设备制造、建设安装、调试运维、市场拓展等七大类别的全产业链。截至目前,共有会员单位61家,包括31家央企、8家地方国企、17家民营企业、2家事业单位以及3所高校。
不只是“国和一号”,在央企展区内,还有一个“大家伙”也吸引着参观人员的目光。
在国机集团展台的右侧,摆放着一台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红色拖拉机。据中国一拖参展负责人刘庆领介绍,这台长约5.5米,宽约3.7米,高约3.33米的“东方红”LF2204无人驾驶拖拉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无人驾驶大马力拖拉机。
“它没有驾驶室,是一台非常纯粹的无人驾驶拖拉机,且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全部国产化。”刘庆领告诉记者,据田间作业数据统计,其100米直线距离误差不超过±2.5厘米,有效地解决了精准农业作业中驾驶及农机农艺结合问题,大大提高了作业质量和效果。
刘庆领表示,未来这台“东方红”LF2204无人驾驶拖拉机将主要用于包括东北、新疆等地区的旱田作业。不仅安全性有很大的保障且能实现精准作业,从效率来说,相较于传统的人力驾驶,其作业效率至少提高20%以上。
在展馆内,记者还与蜂拥而至的参会观众一同来到由中铁十四局和铁建重工联合研发的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国产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锦绣号”两台盾构机模型前“打卡”。
其中,被网友誉为“最萌大国重器”的便是“锦绣号”盾构机,其刀盘涂装是熊猫形象,而“京华号”的盾构机刀盘涂装则为脸谱形象。另外,记者还在该展台外墙看到,墙壁上依次、有序地摆放着从最小直径0.72米,到最大直径16.07米的4行8列共计32个“mini”版盾构机刀盘涂装形象。
一位现场讲解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京华号”盾构机正应用于国内最长城市盾构高速公路隧道——北京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西线隧道,沉降始终控制在3毫米内,创造了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单月最高掘进542米的月进尺新纪录。
此外,展馆内,还有中国航天带来的“中国空间站1:10模型”,中国中铁展台设置的“雪域先锋号”盾构机模拟驾驶舱,航空工业展示的歼-20(威龙)、FC-31(鹘鹰)等战斗机模型……
做好品牌建设
央企需“内外”兼修
当前,在国内外环境愈发深刻复杂的背景下,做好品牌建设不仅是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力名片,也是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打造的“金字招牌”。
2022年2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为加快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了行动纲领。同年11月份,国资委印发《关于开展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的通知》,组织实施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并将其作为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四个行动”之一。
今年以来,国资委更是多次强调,提高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要在科技、效率、人才、品牌四个方面下更大功夫。其中,在加强品牌管理方面提出,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世界一流企业必须要有世界一流品牌。卓著的品牌是支撑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提升竞争力、有效占领市场的重要武器。”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国企混改中心负责人朱昌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尽管部分中央企业的品牌建设已有了明显成效,但总的来说,目前央企品牌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国资央企的软实力还远远滞后于中国产品的硬实力。
从今年1月份英国品牌评估咨询公司“品牌金融”发布的“2023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来看,国资委监管的央企共21家上榜,较上年新增一家。
在朱昌明看来,国资央企作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参与全球品牌竞争与合作的“国家队”,未来要进一步明晰品牌定位,科学构建品牌架构体系,积极运用品牌管理先进理念方法,持续提高品牌管理运营能力。
“首先,产品卓越是品牌卓著的基础,这就要求中央企业继续加强内功并做出卓越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其次,打造卓著品牌需要锻外功,重视品牌战略,国资央企要会讲、讲好品牌故事,助力企业做大品牌;最后,国资央企要借鉴优秀跨国公司成熟经验,完善海外品牌建设体制机制,以优质产品服务‘走出去’带动品牌‘走出去’。”朱昌明进一步表示。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837660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品牌故事排行
- 标签列表
-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