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死了这个享誉全球的百年传奇品牌?
作者:金平洋 发布时间:2023-10-04 分类:品牌故事 浏览:21 评论:0
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在假期开始之前,其实有一个品牌的新闻吸引了我的关注。
曾经非常辉煌的派克钢笔,在中国上海的总部被注销,品牌基本上也就算退出了中国市场,而在全球市场,这个诞生于1888年的百年品牌也沦为吊车尾。
趁着这个假期,我们来聊聊这家百年品牌的故事。
02
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派克都享有着崇高的品牌声誉,我记得90年代初的时候,一只派克钢笔在中国要卖1000多块。
在那个时候,手里有一支派克笔,会有一个非常有价值感,非常有身份的感觉,不管是拿来送礼,还是签字,都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能做到这种程度,和派克的营销策略密不可分,甚至在营销学当中,还有一个“派克法则”。
什么叫“派克法则”呢?
就是借助于名人之手,在风云际会的历史铭刻处留下自己的印记,从而提升品牌形象。
像二战德国的投降仪式上,后来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是用的派克51签的字;1972年尼克松访华,送的礼物还是派克钢笔;美苏争霸后期,两国领导人签署《中程导弹条约》所使用的钢笔,也是派克特制的钢笔;英国皇室的御用笔同样是派克。
包括著名的小说《福尔摩斯》也是柯南道尔用派克笔写的。
凭借这样的营销和主打高端的定位,加上不遗余力的广告投入,派克钢笔在高端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成为了一种奢侈品,获得了非凡的追捧和成功。
但是,随着圆珠笔和自来水笔技术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倾向于这种“即用即弃”的产品,不需要养护和上墨,使用方便,花色繁多,特别是价格非常便宜。
面对着技术冲击,以及大众市场的诱惑,派克改变了自己的定位,开始把产品经营目标定位于低端市场。
但是,派克并没有舍得花钱研发新产品,而是选择了降价,比如说曾经著名的派克21系列,价格一路降到一百块一支。
派克的打算是用一个品牌通吃高中低端市场,以高卖低那不是降维打击?
确实,在刚开始降价后,派克的销量一飞冲天,但慢慢的,派克过去很高的品牌调性,在大众心目中消失了。
它在顾客心目中高大的形象变得普通了,销量再也没上去过,后面就被欧洲的万宝龙轻松超越了。
03
为什么派克会被顾客所抛弃?
事实上,派克犯下了一个在营销上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定位错误。
人们购买派克笔,不只是为了书写功能,更重要的是借助于品牌来显示一种身份、一种成功者的社会地位。
就像我们说茅台酒有一句玩笑话,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
如果把一个高档品牌用在一些低档产品上,这两者之间短期来看,确实会产生刺激销量的化学反应。
毕竟原来一个价值一万的品牌,现在只要几百,甚至100就能买到,必然会吸引大众的热情。
但从长期的品牌发展来看,这无疑是脱离了自己原本的市场定位和精准的客户画像。
品牌为何而高端?
一方面是因为品质和技术的提升,所带来的溢价。
就像今天熟悉的华为、苹果,包括现在的比亚迪,他们冲击高端的路线全都源自于一点:在行业因为技术革命所带来的趋势变化中,抓住了自身在产品上的创新和突破。
就像苹果发家于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迭代,华为发家于4G向5G的迭代,比亚迪发家于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迭代。
他们都适时展现了符合时代浪潮的“产品技术实力”,从而拿到了溢价。
另一方面就是营销稀缺性,所带来的溢价。
稀缺性,就是根据我所锚定的市场定位,能给特定的目标顾客带来的社会价值、情感价值。
比如说我要跟名人产生联系,我要控制销量,我要跟大众一般产品形成反差,你是工业流水线,我就主打手工工艺。
通过长期的品牌传奇故事以及连续性的内容,在顾客心目中建立一种“稀缺性”的认知。
但是,如果一个既没有技术,又脱离了稀缺性的高端品牌,希望用降价的方式来让所有人都能买我,这样的高端品牌的形象还能站的住吗?
没有人会认为,一个频繁降价,改变定位的产品会是一个高端品牌,包括他的老顾客。
特别是对于一个原本在高端市场发展还不错的品牌来说,用相同的品牌去同时进入高端和低端市场,就可能带来一个毁灭性的影响:顾客不再信任你,他会否定整个品牌,包括核心品牌和延伸品牌。
因为你没办法去给顾客一个稳定、持续、特定的价值感受。
04
在营销当中,品牌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我们可能没办法衡量它的产出,但这种力量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顾客的认知和决策。
尽管我们希望很多事都可以既要也要还要,但市场是复杂矛盾的集合体。
为什么我们要把市场细分,要区分我们的特定受众?
因为不同市场,不同人群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用同一个品牌还想去通吃所有消费者是不现实的。
就像劳力士表,它永远坚守自己的高端定位,不降价,不促销,但劳力士并没有放弃中端市场,它选择去用“帝舵表”这个子品牌去打中级市场。
大家不会觉得劳力士变得低端大众了,相反劳力士的背景和品牌还给帝舵做了非常强硬的背书。
所以,多品牌战略,是很多企业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面对不同的市场和人群,要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而不是以己之短,去和别人之长竞争。
当然,战略永远是竞争的战略。
面对瞬息万变的客观环境和技术趋势,我们的企业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可能的技术革命,同样也是把握市场机遇的重要机会。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837660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品牌故事排行
- 标签列表
- 搜索